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204篇
公路运输   953篇
综合类   437篇
水路运输   289篇
铁路运输   367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使用状态对焊钉连接件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直径的正立、侧立和倒立焊钉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混凝土浇注方向、焊钉所处使用状态对其抗剪刚度和使用阶段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粉喷桩在王兰高速公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粉喷桩作为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软土地基处理中。通过粉喷桩在王兰高速公路中的施工实践及现场试验,验证了工艺性试桩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方法的实施,达到了路基安全可靠、正常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结合某拱梁组合体系桥的建设,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关键部位结构分析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该部位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得出该部位的应力状态,揭示了常规分析中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4.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国外多为柔性基层结构,提出复合式基层结构。通过引进国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提出新型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设计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正交表L_(32)(4~9),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影响力学设计指标的最不利因素,提出路面结构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65.
桥面系的方案选择是关系到整座桥的造价以及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广州市中山一桥在进行桥面设计时采用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钢-混凝土结合梁体系,另一个是钢箱体系。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截面几何尺寸、构件内力、挠度和变形曲线、自振周期和振型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得到它们之间的受力性能异同,结合中山一桥的具体特点和这两种方案下受力性能间的分析比较,最终选定桥面系的方案为钢箱体系。这种体系具有桥面系轻,各主要构件的内力小,桥面的挠度值小,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尤其适合于要求施工工期短的城市桥梁,将钢箱体系应用于中山一桥中取得了很好的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对中山一桥桥面系方案选择的探讨,旨在为类似桥梁桥面系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蔡德凯 《桥梁建设》2007,(A01):106-108
介绍钢-混凝土组合梁体外预应力钢索施工中技术难点及施工内容。  相似文献   
67.
针对混凝土翼板内配置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负弯矩区组合梁,进行7个简支试件的静力及疲劳试验,试验考虑了不同预应力度、不同栓钉间距,且混凝土翼板中配置有体积配纤率分别为0%、0.8%和1.5%的钢纤维。试验表明,极限状态时各试件的裂缝分布相似,裂缝平均间距在80~110 mm范围内。分析认为,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包括预应力度、配纤率、力比、连接度、配筋率及栓钉间距等,提出考虑上述因素的最大裂缝宽度经验计算公式。疲劳试验中,运用测试动力参数的方法,分析混凝土裂缝和疲劳损伤随荷载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钢组合梁带裂缝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疲劳稳定性,180万次的循环加载损伤度增大约20%。  相似文献   
68.
复合式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王选仓  徐玮  高建立 《公路》2007,(6):96-101
目前,国内在对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时,仍然参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设计方法,至今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弹性层状体系与有效厚度法,设计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旧路面破损或者其他缺陷对加铺层使用寿命的可能影响,探讨了基于FW D检测和有效厚度的弹性层状体系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原复合式路面的面层等效为水泥混凝土板,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进行设计,并验算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抗剪稳定性,验算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层界面之间的抗剪稳定性。最后,还研究了复合式路面加铺层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69.
杨俊  盛君 《交通科技》2007,(2):27-29
叠合梁斜拉桥的主梁是一种组合结构,在确定合理成桥索力时,与其他类型的斜拉桥有着不同之处。文中针对叠合梁斜拉桥的特点,结合具体算例,采用平面双层框架模型模拟主梁,根据零位移法初定一个成桥索力,在此基础上考虑恒载和活载的共同作用,根据应力平衡法确定主梁弯矩的合理恒载可行域,再根据索力对主梁弯矩的影响矩阵进行索力调整。所得索力更加符合斜拉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利用能量变分法推导出均布线荷载作用下新型GFRP组合梁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的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公式可靠性。并借鉴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分析方法,对新型GFRP组合梁翼缘有效分布宽度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